google code-beautifer

顯示具有 OSX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OSX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一, 10月 17, 2016

餵你的freeCAD 吃蘑菇長大大- 如何安裝addon

Linux 下32d 的CAD 工具還不少,但是能做3d 的卻不多。blender 是可以,但是學習曲線很陡,新手要是沒人帶不易入門。我跟不少人討論過這個問題。一致的結論是,先從freeCAD 這個軟體建些基本的模型上手,再想辦法慢慢學習跟其他自由設計軟體搭配。可是freeCAD 內建的功能實在很有限,讓用過專業軟體的人會有一點抓狂。後來才發現其實freeCAD 也有擴充外掛可以用,甚至還支援繪製爆炸圖這種高級CAD功能,只是一般人都不知道。以下簡短介紹如何安裝addon。

addon 其實可以個別手動安裝,不過我覺得先安裝個替新手設想的addon 管理器來管理是一個不錯的使用方式,首先請下載這個python 檔案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FreeCAD/FreeCAD-addons/master/addons_installer.FCMacro
macro 檔的子目錄是可以隨意定,不過既然在linux 下 freeCAD 會在家目錄下新增一個子目錄.freeCAD ,所以我就在.freeCAD下新增一個子目錄叫Macros 來管理這些檔案,把addons_installer.FCMacro這個檔案拷貝進去。這樣之後freeCAD在addons_installer 管理下,會把macro 檔存在~/.freeCAD/Macros
而把其他add on 檔存到~/.freeCAD/Mod 之下

第一次要用時,先到主選單->Macro>Macros 所跳出的視窗最下方,先指定來存放這些macro檔案的子目錄,比如說家目錄下的 .freeCAD/Macros
這樣他就會抓到macro 檔,之後點選要執行的macro 檔,執行addons_installer.FCMacro 會跳出這個

照著螢幕指示就行了,不會很難。執行addons_installer.FCMacro 安裝上面所示外掛之後,選單會列出一堆外加工具,不只限於macro 檔。他會在tool bar 裡的workbench 選單下顯示,比如說齒輪(gear)設計,他提供幾種常用基本樣式,把設定值改改一個齒輪的設計就出來了,很方便

雖說freeCAD尚不若專業CAD 軟體,但一般應用很夠了,比如comboampo說這個電吉他綜合擴大機音箱木工設計 https://github.com/shelandy/comboampo 就是用FreeCAD 做出來的

(This is the 6/20 of my #開放改變20 initiative in this year. )

星期六, 9月 03, 2016

.emacs 除錯

emacs 是個很強大的編輯器,把.emacs 設好就會展現強大功能,但要新手一下就能對.emacs除錯不易。

覺得emacs 起始頁說要你用emacs --debug-init真是胡扯,我照做了,啥都看不見。正解應該是(至少是在v24.4 之類在xwindows 下跑的emacs):不管錯誤先進emacs再說 ,然後用meta-x ielm進入 inferior lisp mode,下面幾乎就跟完整lisp 解譯發展環境一樣隨你跑,打入一個變數,他就會立即顯示他的值,然後去觀察這值為何沒有設定好。emacs 的外掛大部份時候其實就是把變數設正確就成了。理論上不跑 ielm 用熱鍵contrl-h v 也可以,可是變數一多,重複打熱鍵這就會很煩

而且既然是個lisp 解譯發展環境,可以拿來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小問題,或拿來練練功也不錯

星期日, 8月 28, 2016

gnome 檔案管理員用/media/或/mnt/方式掛載磁碟分割區的考量

以前linux 的磁碟分割區一般都放在/mnt下。現在非native的異類檔案系統比如說osx 的hpfplus或windows 的ntfs可以放在/mnt也可放在/media (而且是預設值)怎樣用才好?一直到我最近把gnome shell整合跑一遍,我才了解一些使用設計細節:

/media/ 設計是給mount on demand 的分割區用的,所以指定掛載點要選/media/或/mnt/的方式,不是看是不是非native 檔案系統,而是看你打算怎樣用他:

在gnome 的檔案管理員,(如nemo) ,按F9 有個側邊欄可以切換顯示
  • 假如是寫/mnt/的方式在/etc/fstab 裡指定掛載點,檔案管理員側邊欄不會特別顯示(除非你特地加書籤) 
  • "外部"(這是相對應用固定掛在/mnt/下而言)磁碟分割區不管有沒有mount,都會在側邊欄裏顯示在"裝置"這一區裏,這跟是不是native的檔案系統無關(比如esata 或usb 行動碟也可以用ext 的檔案系統) 
  • * 但是假如你用/media/的方式在/etc/fstab 裡指定掛載點,一開機他就會mount 起來,但是gnome 的檔案管理員側邊欄會有多一個按鈕可以unmount 

所以有幾個應用模式可以思考:
  • 每次都掛載的固定不動磁碟分割區,請用/mnt/的方式,必要時用gnome 的書籤指定,方便在檔案管理員側邊欄裏顯示存取 
  • *不想在gnome檔案管理員側邊欄老看到某個磁碟分割區礙眼,那就在/fstab裡用/mnt的方式把他掛起來吧 
  • 固定不動磁碟分割區,但是偶一為之才要掛載,請把磁碟分割區的分割區標籤設好(不然在檔案管理員側邊欄只會顯示他的容量大小,不容易看出誰是誰),不要寫進/etc/fstab,系統開機看到他,在使用gnome 的檔案管理員,就會在側邊欄顯示,你可以按右鍵掛載,不過需要root 密碼 
  • 常常要用,但偶而要卸載的磁碟分割區(也許esata 之類的外接硬碟爾而要拿給其他電腦交換資料會有這種需求),就用/media/的方式在/etc/fstab裡指定掛載點

星期日, 3月 13, 2016

在ibook G4 上安裝ubutu mate 15.10

果牌筆電當年是好耶人才能擁有的東西,現在g4 的osx 已經不再更新,變成人家不要送我的電子玩具。只不過換一個硬碟,拆要四十幾步驟,要命。但能夠給它軟硬體更新一下跑Linux/OSX 雙開機再戰個3/5 年,頗有讓經國號戰機延壽的快感。值得。

建議先把光碟iso 檔轉成usb開機碟
參見用 cygwin 的dd 把光碟安裝iso轉換成USB開機碟安裝

usb開機碟插入電腦開機,聽到當的一聲,把下面這幾個按鍵一起按住
Command ⌘+Option+O+F
直到進入open firmware 的 prompt, 鍵入下列指令
boot usb1/disk@1:,\\yaboot
進去yaboot(類似grub 的東西)。這時視訊系統顯示有時會掛掉,可以在yaboot 加boot 參數進去解決這問題: 預設是live
改成live radeon.agpmode=-1  
之後就OK了,這時候視訊系統還不穩,進去趕快先把 yaboot 參數改了
sudo cp /etc/yaboot.conf /etc/yaboot.conf.backup (只是備份安全起見)
sudo nano /etc/yaboot.conf
把 radeon.agpmode=-1  加進Linux 那一段開機append 參數選項裡,改好,更新yaboot
sudo ybin -v
這樣就進入系統了

startup application 太多了跑不太動,先關掉一些沒用的
然後去改/etc/apt/sources.list
把http://ports.ubuntu.com/加進去(dist 不要加進路徑名,我不知為何)
此外北美還有一個映像站http://us.archive.ubuntu.com/ubuntu 也可試試

ubuntu softwearer centre 之前被人詬病,現在已經沒有預載了,但可以到welcome 螢幕的軟體選項去選安裝,或換成synaptic

後面就跟一般llinux 系統一樣運作。

之前14.4裝gcin後,中文沒問題。 現在換裝hymn一時還出不來,因時間關係,先就此打住,看官請常回來收看之後更新的微調說明

星期五, 8月 22, 2014

在firefox 上遇到zotero 問題的解法

zotero 是一個跨多種引用格式的程式。寫學術論文非常好用。
在firefox 上zotero 跟libreoffice 的整合是靠把兩個xpi 的套件裝到firefox 。
要是遇到libreoffice 4 在extension manager 下zetero 顯示不出來, 解決方式是到firefox (或stanalone) 下 tool -> addon -> zetero -> preference  -> 引用->word 處理器 ->選重裝

另外一個問題是對java 的依賴:必須要裝libreoffice-java-common 套件,不
然按半天按鈕zotero 在libreoffice 的對話窗就是不跳出來。這個是在新版才有的問題。

星期日, 11月 17, 2013

如何在gnome3下把珍貴的 super 鍵搶回來好在別處使用

PC 鍵盤的windows 鍵(osx 裏對應成command鍵 )在unix 下一般是被對應成 super 鍵,這在作coding 時很有用,可以設定成各式各樣的快捷鍵,特別是毫秒必爭的live coding。
但是windows 鍵被gnome 3 搶走當Switch between overview and desktop (類似osx的
expose),尤其是筆電那種縮減鍵盤只有一個windows 鍵一旦被搶走就沒的用了。但是既然系統還有指定了Alt-F1 來達成同樣的功能,沒有必要放著好用的 super 鍵不用。但是要想去gnome 桌面上的系統設定值去改這鍵,會發現到根本就找不到選項可以改。得到終端機下用指令改。
首先先確定看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被 mutter 給劫持走了:
$ gsettings get org.gnome.mutter overlay-key
'Super_L'
的確是,所以我們把他用空白字串把這鍵結拿掉
$ gsettings set org.gnome.mutter overlay-key ''
登出gnome 桌面再回來就可以了

不過對osx 跟linux雙作業系統的使用者而言:既然windows 鍵在osx 裏對應成
command鍵,要注意Cmd-A, Cmd-C, Cmd-G, Cmd-M, Cmd-F, Cmd-P, Cmd-V,
Cmd-X,Cmd-Z, Cmd-1, Cmd-2, Cmd-3, Cmd-4, Cmd-/, Cmd-., Cmd-SAPCE,
Cmd-LEFT, Cmd-RIGHT, Cmd-UP, Cmd-DOWN, 這些已經被OSX系統用掉了

延伸閱讀
Linuxer/Emacser 在OSX 下用PC的鍵盤

星期一, 11月 11, 2013

在 osx裏 讀寫 ext3/ntfs跟Windows 分享

在多重作業系統裏要交換資料,要注意兩個:1. 有無支援寫入,2.有無支援Journal寫入3. 有無支援cache
以下是目前我實用過最好的工作方式

先裝
http://osxfuse.github.io/
這個是macfuse 的後繼者,macfuse就不用裝了,但是上網爬文時有些還是得參考macfuse。知道就好。

再依需要裝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fuse-ext2/
這個是也有支援ext3 ,別緊張

ntfs-3g

ntfs-3g其實osx 本身就有,但是預設是唯獨,而且沒有支援cache ,效能不好。可以考慮用這個版本
http://macntfs-3g.blogspot.com/2010/10/ntfs-3g-for-mac-os-x-2010102.html 裝前建議看一下這個說明
https://github.com/osxfuse/osxfuse/wiki/NTFS-3G

目前在雪豹下用都還好,只是有一陣子我OSX 上硬碟容量不夠,系統當掉之後,連帶etx3 分割區出現cross link 檔案內容就掉了。後來進 linux 修復後到目前都沒事 ,這可能是獨立事件只是剛好碰在一起。但我google搜尋fuse-ext2 跟journal 都找不到資料,我懷疑fuse-ext2沒有支援Journal寫入。參考「1」

網連線的話,ftp 會比Windows 分享快多了。 不過要是非得要OSX存取Windows 分享,先用Samba 連起來就可以,在finder下"前往"->"連接伺服器" 下達 "smb://我的伺服器名/伺服器分享名"
比如說 smb://192.168.192.192/mypublic
他的設計有一點像linux 的automounnt,一旦接起來之後,他會記起來。可以找到之前用過的檔案夾,比如說在mypublic 下有一個子目錄叫mydoc,就算把伺服器分享中斷之後 (在桌面把伺服器分享的圖像丟掉到垃圾桶),到finder下->"前往"->"最近使用過的檔案夾"去選舊檔案夾(比如說mydoc),他會去自動把mypublic 這個分享重新連上。

因為這個設計,所以即使double commander 沒有支援smb  分享,配合finder 連接伺服器之後就相當好用,幾乎完全取代krusader 管理檔案的絕大部分功能. 大力推薦,我都幾乎不用finder 而依賴double commander工作。以後我再專門寫一篇對double commander的介紹

參考
「1」http://sourceforge.net/p/fuse-ext2/discussion/787602/thread/e0b89912/
 

星期一, 10月 21, 2013

Linuxer/Emacser 在OSX 下用PC的鍵盤

v 0.9
(還在摸索中。下面不定期增補)

理論上
Command (⌘)鍵對應到window鍵  (emacs 的super鍵)
Option (⌥)     鍵對應到alt鍵 (emacs 的meta鍵)

但是在呆鵝牌的鍵盤上,不管是firefox ,終端機,....他們的⌘對到alt鍵。所以我只好去系統偏好設定的鍵盤設置裡把這兩個鍵交換

1. 把 spotlight 的^-SPC快捷鍵關掉,不然使用中英文切換一定會抓狂,反正spotlight少用而且桌面右上角就是spotlight 了。理論上,可以用小麥注音一直進入到注音輸入法,然後用capslock 鍵切換中英,但是有些程式好像不支援(比如說processing),按半天capslock 鍵只是英文切換大小寫,特別是輸入看不見的文字時,所以還是把這切換換成跟Linux一致的^-SPC

2. 把 space 的 ^-左鍵 ^-右鍵 快捷鍵關聯拿掉,這樣emacs 才用的爽。反正關掉還可以用^-1 ^-2快捷鍵切換。這要到space設定裏把 ^-方向鍵 關掉或換成 option-方向鍵 

奇怪的是:明明在emacs 裏就是好好的沒事。但終 端機bash的 ^-左鍵 ^-右鍵 在OSX沒了,這得想辦法把他補回來。記得到終端機設定裏:鍵盤有個使用option key as meta key 的選項要勾選。然後 ^-左鍵的鍵盤碼要設成 ESC b ,(銀幕上的顯示碼是 \033b) 。用同樣方式改 ^-右鍵 到\033b
這樣bash的 ^-左鍵 ^-右鍵就正常了。

假如把滑鼠的第三鍵對應dashboard  的連結關掉,這時終端機/emacs的滑鼠 highlight/select  就可以搭配滑鼠的第三鍵作如同X windows 下的copy and paste !這樣工作就順手多了。但是這只有部分程式支援,其他的像firefox 還是沒辦法。需要用其他軟體設定,這以後再說

(PS.
有人是用這個
https://pqrs.org/macosx/keyremap4macbook/index.html.en

http://scripts.sil.org/cms/scripts/page.php?site_id=nrsi&id=ukelele
不過我對第三方鍵盤程式安全比較保守,不喜歡用)

星期四, 2月 23, 2012

隨身碟版 LibreOffice / OpenOfficce

假如您的學校或辦公室電腦沒有LibreOffice或Apache OpenOfficce,又不能搞個Linux live USB 直接開機用,這裡也有LibreOffice可攜版 :

星期三, 2月 22, 2012

Krusader設定檔跟檔案路徑當掉頁籤的修復

Krusader 是一個非常好用的檔案管理程式,雖然長的有一點醜,但是功能不是其他檔案管理程式可以比擬的,但是有個小問題:要是多開幾個頁籤處理不同子目錄,但是關掉Krusader時忘了關掉子目錄已不存在的頁籤。下次再開時就會當掉,而且在某些狀況下關掉重開還是不能解決問題。除非你把上次開的子目錄都在系統上準備好等著Krusader他打開,這個問題最常出現在用Krusader打開一個抽取式的儲存裝置,比如說相機的快閃記憶體,用完了在系統上安全快閃記憶體移除沒事,但是下次Krusader 會因為上次開的頁籤找不到上次打開的快閃記憶體,就一直死給你看。

我發現krusader的設定檔放家目錄下的.kde4/share/,主要是.kde4/share/config/krusaderrc 這一個檔,其中有一段[Startup]是控制啟動時要開哪些頁籤。萬一出了問題,把krusaderrc 這一個檔刪掉,他就會自動產生好的基本設定。假如是升級系統,想要保留原有的設定但是只是少部份檔案路徑不對,可以把原krusaderrc 檔案備份在別處,刪掉舊檔然後產生一個新檔,把舊檔的[Startup]這一段換成安全的格式後寫回去就可以了。下面是兩個視窗各開兩個頁籤的示範,其實不算太難懂,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改改試試。

[Startup]
Left Active Tab=1
Left Panel Popup=0
Left Side Is Active=false
Left Tab Bar[$e]=$HOME,$HOME/.libreoffice
Left Tab Bar Props=0,0
Left Tab Bar Types=0,0
Right Active Tab=1
Right Panel Popup=0
Right Tab Bar[$e]=$HOME,$HOME/.remmina
Right Tab Bar Props=0,0
Right Tab Bar Types=0,0
Vertical Mode=false

星期三, 12月 22, 2010

Synergy

Synergy

Synergy 可以想成是軟體做的KVM,讓你在多部不同操作系統的電腦之間共用鍵盤和滑鼠,而仍然以各系統自身的螢幕顯示資料,正常當鼠標移到螢幕邊緣時會停住,而兩台電腦經Synergy 連接後,當滑鼠從一個螢幕滑動超過邊緣時,他會跳到另一個螢幕。而且當滑鼠在另一個遠端(client)螢幕上的時候,本地(server)鍵盤的輸入就會直接送到遠端去,也支援個別互相剪貼功能(不過目前是沒有加密的),而且遠端螢幕上的一些功能如compiz的旋轉方塊預覽也相容。Synergy 透過網路把多部電腦連起來的。除此之外,無需特別的硬體。。這對一些需要即時監控螢幕,但是螢幕更新傳輸的資料量太大,比如說按一個鍵去播放看電影這些不適合用NX 或vnc 方式遙控的場合最好用。

大部份的 linux 發行版都己提供 Synergy 套件的線上安裝。mac 跟 windows的環境去官方網站 http://synergy2.sourceforge.net/直接下載來裝。

編寫Synergy 設定檔


通常儲存在 ~/.synergy.conf 。設定檔的內容,需要設定三組section 參數:分別是screens ,aliases 和links。
screens 裡面填入電腦的名稱, screen代表你整個架構裡有多少個螢幕(screen,其實是指電腦,不論一台電腦接多少台螢幕,還是用一個screen名稱 ),那些電腦在Synergy下叫什麼名字是由你自己定義的,跟什麼網路名無關。本例中有兩個screen , 分別命名為 mdv和macos 。要是screens那裡用的電腦都是用hostname的話,alias那邊就不用指定了

alias 裡面指定 screen 們電腦名字所對應的網路位置代稱,用hostname 或 IP 均可。如例中桌機 mdv 在 192.168.1.1 。在 dhcp 動態分派位址的網路環境中,我們沒有固定的 ip 可對應時,可以用hostname 來設代稱。

links 裡面指定以 right , left , up , down 四個關鍵字代表相對應此電腦右左上下四個位置的對方電腦。指定一旦滑鼠超過了目前螢幕範圍,該跳到對應目前電腦screen 所在(桌面上的)實際位置上的那台電腦:

為方便解釋,假設有兩台電腦要用 Synergy 連接。桌機 mdv (IP:192.168.1.1)在右手邊,macos在左手邊,這樣為例的設定檔是這樣的:

section:screens
    macos:
    mdv:
end

section:links
    macos:
        right = mdv
    mdv:
        left = macos
end

section: aliases
    mdv:
        192.168.1.1
    macos:
        192.168.1.2
end

在Linux 下安裝 quicksynergy 套件,就可以用 Gui 介面方式來方便的設定。

執行


Synergy 是透過網路把多部電腦連起來的。所以要確定電腦之間的網絡連線正常。防火牆參數必需完全正確設定 Synergy 才能運作。 Synergy 預設用 port 24800 ,設定連線前確保 tcp port 24800 沒有被防火牆擋掉。

安裝 Synergy 後我們會得到兩個執行檔 : synergys 和 synergyc ,synergys是 server , synergyc 是client 。在 Synergy 裡的 Server指的是分享出鍵盤、滑鼠的主控端。看是要用那台電腦當 server 分享鍵盤滑鼠,那台電腦當client 被控制。以筆記型電腦跟桌機分享為例,桌機的鍵盤、滑鼠比較好用,所以一般是把桌機當server,但是也可以倒過來用。因為是deamon,倒不用堅持先啟動server 再啟動client。

以下的執行操作適用於 Mac 和 Linux 系統:
要啟動 Synergy server 的話,執行
synergys
用參數 -c 指定 Synergy 參考那個設定檔來啟動 service。比如
synergys -c ~/MySynergys.conf
不加的話預設是參考 ~/.synergy.conf

要從 client 連到 server 的話,我們執行 synergyc 之後接要連去的電腦位址。本例中是
synergyc mdv
啟動時不加參數是預設在背景執行。一開始遇到問題的話,可以在啟動時加上-f參數去看錯誤訊息,如執行 Synergy server是 synergys -f

預設為 scroll lock 為解除狀態,設定好之後 mdv 機器為右邊機器,macos 為左邊機器,此時滑鼠就可以兩台電腦移動。

星期五, 11月 06, 2009

ispell 與中文環境emacs

中文emacs使用者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環境是設好了可以用中文。但是用英文打字了半天想要作一下拼字檢查,卻發現錯誤訊息:"No Word lists can be found for language zh_TW",因為找不到對應語言環境的中文字典檔。

要避免這問題,可以下達
M-x ispell-change-dictionary
再指定要用的字典,比如說美式英語是en_US 。或者是在.eamcs 強迫設定變數 ispell-dictionary:
(setq ispell-dictionary "en-US")

ispell 支援中文拼字檢查的可能性


ispell 支援多國語言,但是沒有中文。他的支援語言語言清單設定在變數
ispell-dictionary-alist
裡面沒有中文。只要去看了他的編排方式,就知道至不是很適合中文這種字數是
上萬的語言。舉兩個例子:

("en_US" "[[:alpha:]]" "[^[:alpha:]]" "'" t
("-d" "en_US")
nil utf-8)

("en" "[[:alpha:]]" "[^[:alpha:]]" "'" t
("-d" "en")
nil utf-8)

星期一, 10月 29, 2007

Linux 的Palm及Zaurus Big5/Unicode同步解決方案

Palm OS5上面的中文是Big5,而MAC OS X /Windows XP系統上是Unicode,Evolution也是。直接拿PC 上的unicode 給Zaurus 有潛在的風險,見mfhsieh 寫的[分享] Zaurus 的 UTF-8 編碼

Palm跟Linux同步可以用jpilot 或Evolution + pilot-link (pilot-link 純粹是一個同步的管道)。jpilot則是自成一格的軟體,好處是可以在輸出時選編碼。

我偏好用Evolution,除Linux 外,不但支援Mac OS X,還有win32 版(2.8.簡易安裝版Calendar 好像還沒完成,不過現有2.16自行安裝版)。Mozilla 計劃的Thunderbird+lignting 的方案現階段還不成熟,就暫不考慮。但要把 pilot-link的Big5/Unicode同步搞定。pilot-link裡libpisync/util.c 裡面有這一段

#define PILOT_CHARSET "CP1252"

/***********************************************************************
*
* Function: convert_ToPilotChar
*
* Summary: Convert any supported desktop text encoding to the Palm
* supported encoding
*
* Summary: Convert from Palm supported encoding to a supported
* desktop text encoding. The Palm charset is assumed to
* be CP1252. This default can be overridden by the
* 'PILOT_CHARSET' environment variable.

所以暴力法就是在/etc/profile 下強迫
export PILOT_CHARSET=BIG5
讓輸出同步資料時編碼轉Big5。(注意BIG5大小寫)。其實應該可以用script來作。

這基本上是叫用 iconv ,所以我相信在zaurus 上,只要把這個port 到
KO/Pi(KDE Pim/Platform-independent)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kdepimpi/
Zaurus 就可以同步Big5資料
不過我猜測可能要給glibc 瘦身,加入
/usr/lib/gconv/BIG5.so
/usr/lib/gconv/UTF-16.so
/usr/lib/gconv/UTF-32.so
/usr/lib/gconv/UTF-7.so
/usr/lib/gconv/UNICODE.so
這些檔...

目前Palm行事曆,連絡人,todo跟Evolution同步都沒問題,但在Evolutiong上的備忘錄(memo)摘要跟描述要完全一樣,不然無法同步。(palm 的備忘錄欄位較少)

星期二, 6月 05, 2007

OpenOffice.org Mac OS X aqua 版現身

朋友借我臺舊Mac 幫他出問題時看看。以後開始會留神 Mac上的開放原碼軟體

MacOS 的使用者大多是用 NeoOffice 去讀寫 openoffice
聽說以往在Mac上裝 openoffice 需要加裝 X-windows
照這樣推斷,Mac OS 的aqua 介面不是基於 X-windows 的東西,這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
竟然基於 BSD 核心的圖形化系統沒有跑 X-windows !

今天 Openoffice.org 宣布了Mac OS X aqua版官方的OpenOffice.org (叫作 OpenOffice.org Aqua) Alpha 版開放下載
需要 Mac OS X 10.4 (Tiger)
http://porting.openoffice.org/mac/download/aqua.html

Alpha 版意味這是不穩定的測試版,
不過這對開放格式ODF 的版圖擴張有某種程度的正面意義

詳情見
http://porting.openoffice.org/mac/download/aqu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