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ode-beautifer

顯示具有 跨平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跨平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四, 6月 08, 2017

emacs 裡要快速跳躍記憶文件位置

編輯超過一千行的程式,要從不管是開頭或結尾跳到中間都會蠻痛苦的。當然emacs 也可以下指令一次跳好幾頁,但是要是不知道正確的數量一次到位,也是很麻煩,這時候需要有個好方法來快速跳躍:比如說在事情沒做完的位置先留個書籤,就可以先跑到其他的地方編輯(比如說回頭去修改定義,或前一次叫用的地方改個幾行),改完再按一個鍵跑回來
理論上要是cedet 可以辨識你的程式語言語法的話,應該是不太需要用記憶程式位置,不過有時候就是得在一些cedet 不是支援很好的文件裡跳來跳去作編輯,這時記憶程式位置就很有用

emacs 裡要記憶位置可以用register 或bookmark來完成:
register有個缺點: 一旦關掉emacs 這些記憶就被清掉,而且位置標籤名只能用單一字母。但是對於臨時要用的再方便不過,但是用 bookmark的話位置標籤名會一直記住,且位置標籤名可以取一個很長的名稱,比較不常用的位置這樣記會比較適合
用bookmark 的話,假如對某個檔是第一次叫用,預設的標籤名就是目前檔名,假如是針對多個檔案這當然是方便,但是對在同一個檔案裡跳來跳去就不便。

視這個變數對於修改的本質,我自己是這樣工作:假如是臨時要在一個檔案跳來跳去,而且一旦改完這個位置就不須需要記憶的,我用register 來處裡,位置名就取1, 2, 3, 4  ....
但是對於久久用一下的就用bookmark,當然bookmark 也是可以用單一字母來當標籤名
所以我通常都用bookmark 來處理,就像前面說的:短期記憶就用1 2 3 4 命名,需要長期記憶的再取個有意義方便回想的名稱
我有在.emacs設定下綁定兩個熱鍵F9跟 F12 來當設置書籤 跟跳到書籤去
(global-set-key (kbd "") 'bookmark-set)
(global-set-key (kbd "") 'bookmark-jump)

此外我有搭配hide-show mode ,先把目前不會去處理的一些副程式的細節收藏起來,真的要用時再打開。這樣編輯處理大程式就更清爽靈活

星期三, 6月 07, 2017

用 windows版emacs輸入中文

忘了是 23 版還是24 版之後的emacs 加入了unicode 支援,所以在新的winodws 上輸入中文還是改用unicode 編碼吧

得先安裝unicode-fonts套件
然後把這兩行加到.emacs
(require 'unicode-fonts)
(unicode-fonts-setup)

在windows 下.emacs 他的路徑要放在\User\使用者名稱\AppData\Roaming\之下 (怪異的是我照新的方式在.emacs.d下設置init.el 沒用 )

中文輸入法我目前是用pime ,不過pime 1.10 或0.16對emacs 都有個問題:在按enter 之前,選字buffer 不會出現,但是按enter後選字buffer 的內容會正確送到應用程式裡
可是在其他編輯程式如emeditor下  pime都沒有問題

然後目前cygwin mate desktop下我沒有辦法輸入中文,可能跟它預設的ibus 輸入有關,
cygwin 版emacs其實可以用symbolic link 跟windows版emacs共用設定檔,但是額外安裝套件跟路徑得自己搞定

星期六, 4月 22, 2017

把(emacs下的)程式輸出成 pdf 檔

有時候出門不方便帶筆電,但是得用手機或平板看之前寫的程式,能方便的轉PDF 就很重要,因為現在的機子很多不能跑Linux ,看大程式檔這種的事反而變得很麻煩。  

我因為是在Linux下工作,所是用這個方案。https://genomeek.wordpress.com/2013/03/08/emarch-2-create-a-pdf-with-highlighted-code-source/
他會在你原檔案所在的目錄下產生一個XXX.pdf 的檔案,XXX 就是你的原檔名,比如說hello.c 就會產生hello.c.pdf
假如你有文字有做syntext highlight 這些顏色也會保留。預設值我覺得應付一般狀況還好,不過有時候可能會因個人所好想做一些調整,比如說轉成橫式輸出,或是把每頁的檔頭縮到最小,這就得在postsciprt 輸出時調參數,這以後再談。

要是在windows 下但又沒又裝cygwin 就比較麻煩,這篇的作法是靠GhostView,但安裝也算容易
https://www.emacswiki.org/emacs/PostScriptToPDF

星期一, 3月 27, 2017

FreeCAD 裏用尺測量stl 檔

FreeCAD 其實蠻強大的,只是有很多事情除了軟體操作外,是得用上CAD 的知識才能順利完成,所以沒有CAD 知識背景的新手上路很辛苦,比如說明明畫面就有測量尺可用,可是打開stl 檔點半天就是沒有辦法測量。
後來才知道得先把mesh 資料產生相對應的shape ,這樣有點線就可以選兩點做測量。用法是:
主選單-> Part-> Create shape from mesh
這時得等一下讓電腦算,算完原圖會出現一大堆線,這就可以開始用尺測量

星期三, 3月 22, 2017

在Linux 下開發 TI lunchpad


安裝其實不難,最重要的是照這裡 用root 身份把 71-ti-permissions.rules 丟進/etc/udev/rules.d/ 重起udev 服務,插上 lunchpad 如MSP-EXP430G2 就會看到/dev/ttyACM0 ,有些如 MSP-EXP430F5529 還會多一個/dev/ttyACM1 ,不過上傳firmware 的port還是選ttyACM0

然後去 http://energia.nu/ 下載新版,先用root 身份裝到/usr/local
tar Jxvf energia-1.6.10E18-linux64.tar.xz
以一般使用者身份執行/usr/local/energia-1.6.10E18/install.sh
但是他產生的桌面圖示有錯,要用編輯器去修改energia-1.6.10E18
桌面/rduino16.desktop
把這行
Exec=/usr/local/energia-1.6.10E18/arduino
換成
Exec=/usr/local/energia-1.6.10E18/energia
這樣就可以 

(以往TI lanuchpad 在Linux 上有cdc-acm 驅動的問題,但是我在mageia kernel 4.4.50 沒事,應該是後來修好了。)

這個是Arduino IDE 改的,所以介面非常類似。 launchpad 比一般的Ardunio Uno 多了一些硬體,如幾個按鍵跟LED ,其他gpio 的用法也類似 有用過Arduino 的人轉換發展環境應該不難。


星期五, 3月 17, 2017

STM32F103RB 改用 Arduino IDE 開發

這個板子有支援can bus 理論上可以把汽車的OBD II 資料拉出來自己監控,但是手上這片STM Nucleo F103RB 要跑mbed 讓我用的很不順手(哪有人改個程式還要上網的道理?),我前年其實針對這有查過Rroger 的github ,但是當時他只列那種小板子,我就放棄了。但我再看了一下網路資料,現在其實支援的不只這些板子,有個日本人有用Rroger 的程式去處理F103RB :Arduino_STM32を試すArduino_STM32 Nucleo STM32F103RB
,所以有STM32 版的朋友可以試著多搜一下

安裝


基本上照著這邊installation指示:解開 github 上master 的壓縮檔,我把那個解開子目錄改成Arduino_STM32,copy 到你自己 Arduino sketches下的 hardware 子目錄下(沒有就自己建)這個不用放在 Arduino 主程式下hardware 子目錄下,你要放在那也可以。

用root 身份執行 tools/linux/install.sh 去增加udev rulues,最後他會抱怨沒法加dialout 進groups 那是因為原本是用一般使用者sudo 的方式,但一般我們能跑Arduino 時都已經先搞定這一部份了

Udev 設好,插進版子就會看到
/dev/sdc        144K   16K  128K   12% /run/media/你的使用名/NUCLEO
mebed 的flash 看起來超大的,這個來存中文字型啥的應該不錯

比較討厭的是每次他都會警告一下,但是不妨正常運作
Could not find boards.txt in /usr/local/arduino-1.6.12/hardware/Arduino_STM32/examples. Is it pre-1.5?

之前好像有看到有人抱怨這張版子layout 怪怪的,可能要改一些設定,不過我直接跑了blink 的程式上去,啥都沒改就燒入正常,可能是近來一票熱心的發展者把此問題解決了

我這板子是看展覽拿免費的,很大一片。但是網路上價錢不貴而且又小,有能力去網購的可以考慮一下拿這代替Arduino nanoSTM32F103C8T6小系統板 單片機 核心板 STM32開發板 學習板 ARM  ¥9.90 ( 約USD 1.42)

星期一, 10月 17, 2016

餵你的freeCAD 吃蘑菇長大大- 如何安裝addon

Linux 下32d 的CAD 工具還不少,但是能做3d 的卻不多。blender 是可以,但是學習曲線很陡,新手要是沒人帶不易入門。我跟不少人討論過這個問題。一致的結論是,先從freeCAD 這個軟體建些基本的模型上手,再想辦法慢慢學習跟其他自由設計軟體搭配。可是freeCAD 內建的功能實在很有限,讓用過專業軟體的人會有一點抓狂。後來才發現其實freeCAD 也有擴充外掛可以用,甚至還支援繪製爆炸圖這種高級CAD功能,只是一般人都不知道。以下簡短介紹如何安裝addon。

addon 其實可以個別手動安裝,不過我覺得先安裝個替新手設想的addon 管理器來管理是一個不錯的使用方式,首先請下載這個python 檔案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FreeCAD/FreeCAD-addons/master/addons_installer.FCMacro
macro 檔的子目錄是可以隨意定,不過既然在linux 下 freeCAD 會在家目錄下新增一個子目錄.freeCAD ,所以我就在.freeCAD下新增一個子目錄叫Macros 來管理這些檔案,把addons_installer.FCMacro這個檔案拷貝進去。這樣之後freeCAD在addons_installer 管理下,會把macro 檔存在~/.freeCAD/Macros
而把其他add on 檔存到~/.freeCAD/Mod 之下

第一次要用時,先到主選單->Macro>Macros 所跳出的視窗最下方,先指定來存放這些macro檔案的子目錄,比如說家目錄下的 .freeCAD/Macros
這樣他就會抓到macro 檔,之後點選要執行的macro 檔,執行addons_installer.FCMacro 會跳出這個

照著螢幕指示就行了,不會很難。執行addons_installer.FCMacro 安裝上面所示外掛之後,選單會列出一堆外加工具,不只限於macro 檔。他會在tool bar 裡的workbench 選單下顯示,比如說齒輪(gear)設計,他提供幾種常用基本樣式,把設定值改改一個齒輪的設計就出來了,很方便

雖說freeCAD尚不若專業CAD 軟體,但一般應用很夠了,比如comboampo說這個電吉他綜合擴大機音箱木工設計 https://github.com/shelandy/comboampo 就是用FreeCAD 做出來的

(This is the 6/20 of my #開放改變20 initiative in this year. )

星期一, 10月 10, 2016

解決Broadcom USB藍芽卡在gnome 桌面下 blueman 上無法接受相機上傳

相機跟電腦上傳資料用藍芽會比插拔USB 線方便一點,但是有時候我的 Broadcom BCM20XX USB 藍芽卡明明在gnome 桌面下 blueman-applet 上看起來是好好的,相機pire 過也設成信任裝置,但是檔案就是無法從相機傳過去,傳了也是說失敗。後來發現一招:把USB藍芽卡拔起來再插回去,這樣做過後重傳相片就沒有問題了。
顯然什麼地方卡到(我是藍芽卡一直都插在USB槽上),但熱插拔之後就重置了

正常狀況下,上傳時blueman-applet 白色圖示會變綠,傳完後,notification 區域也會回報上傳完成,久久沒有看到這些,就可以考慮把USB藍芽卡拔起來再插回去

(This is the 5/20 of my #開放改變20 initiative in this year. )

星期日, 10月 09, 2016

[solved] 解決gimp 一進入文字編輯模式就當掉的問題

最近遇到一個奇怪的問題,我覺得應該算是 gimp 的bug :  啟用gimp 的各種修圖輸出入功能都沒事,唯獨文字編輯模式不能使用:只要一進入文字模式,整個 gimp 就當掉,也就是說不能加文字到圖上去。

這個問題我搜尋了半天都找不到最近一年內的解答,不得已之下,先把 gimp 2.8版自動在家目錄下產生的.gimp-2.8 做個備份,然後重新啟動,這下就沒事了。比較了一下新的跟舊的~/.gimp-2.8目錄,發現除了一些因為客制化設定而變動的檔案內容外,新的目錄沒有 devicerc 這個檔案,這時才想起之前某些緣故,我把手寫版拿掉了還沒裝上去,也就沒去改設定,自然也就不會有這檔案。該不會是這個出問題吧?雖然字體跟輸入裝置應該不相干,不過我還是試了一下把 devicerc 這個舊檔案copy 過去新設定目錄,一進入文字模式馬上當,把devicerc這個舊檔案刪掉就好了。這實在很沒道理,但是這個問題就是這樣解決了。

之前2.6 版也是有遇到程式當掉,把gimp 的設定目錄刪掉,重啟讓他產生新的設定目錄就沒事了,所以gimp 對設定目錄不正常檔案內容的保護很不周到。下次再遇到gimp 啥怪問題,可以試著砍掉舊的~/.gimp-*.*目錄,然後重啟這一招

(This is the 4/20 of my #開放改變20 initiative in this year. )

星期六, 9月 03, 2016

.emacs 除錯

emacs 是個很強大的編輯器,把.emacs 設好就會展現強大功能,但要新手一下就能對.emacs除錯不易。

覺得emacs 起始頁說要你用emacs --debug-init真是胡扯,我照做了,啥都看不見。正解應該是(至少是在v24.4 之類在xwindows 下跑的emacs):不管錯誤先進emacs再說 ,然後用meta-x ielm進入 inferior lisp mode,下面幾乎就跟完整lisp 解譯發展環境一樣隨你跑,打入一個變數,他就會立即顯示他的值,然後去觀察這值為何沒有設定好。emacs 的外掛大部份時候其實就是把變數設正確就成了。理論上不跑 ielm 用熱鍵contrl-h v 也可以,可是變數一多,重複打熱鍵這就會很煩

而且既然是個lisp 解譯發展環境,可以拿來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小問題,或拿來練練功也不錯

星期日, 7月 24, 2016

關於手機平版隨插即用的資料同步與傳輸

新型的手機平版當otg 跟電腦傳資料都是用mtp 協定。(ios 需要libimobiledevice ,新版已支援到ios 10但Mageia Llinux 要到6 才會更新RPM 成lib64imobiledevice6-1.2.0-5.mga6  )
在linux 下只要libmtp 之類的裝一裝,gnome desktop 在插入USB 行動裝置時就會認的,然後會叫用nautilus 或nemo 之類的檔案管理員。
但是他不是系統的固定掛載,比較像ftp  得用類似
mtp://[usb:001,001]/ 這樣方式去讀取,android 系統的相片一般是在
mtp://[usb:001,001]/Internal%20storage/DCIM/Camera
所以預設一次只有一個程式能管理這裝置。這就無怪gnome-commnader 或krusader 之前都還不支援mtp 。雖然有些人開始補丁krusader了。比較快還是裝上 kio-mtp 。詳情見[1][2][3]

其實是有辦法把他拉出來變成自動半固定掛載,但是還得去改udev 有的沒的 ,不是很容易,所以這邊先跳過設定這一段的詳情。詳情見[4]。先講一下udev 的一些新手會遇到的udev 問題:根據這篇 https://www.freedesktop.org/software/systemd/man/udev.html
系統套件的udev 規則會寫到 /usr/lib/udev/rules.d, 而當地系統管理的udev規則會寫到 大家熟知的/etc/udev/rules.d
問題是後者不會優先執行,兩邊是看命名順序。而udev 規則命名順序弄錯了會跑不出來,所以即使我們都是把客制化的規則寫到/etc/udev/rules.d
還是得去/usr/lib/udev/rules.d  看一下有沒有衝突的地方

參考
[1]How display usb-connected android in krusader?
https://forum.kde.org/viewtopic.php?f=225&t=127711

[2]Bug 325649 - MTP USB devices are not shown in drop down list of disk drives
https://bugs.kde.org/show_bug.cgi?id=325649

[3]Enable Support for Android MTP in KDE
http://www.linux-magazine.com/Online/Blogs/Productivity-Sauce/Enable-Support-for-Android-MTP-in-KDE

[4]MTP
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MTP

星期二, 3月 15, 2016

Linux 多媒體系統隨身光碟/USB

我試過了以下幾個

  • bolic 現在根本就進不去
  • artistx.org只有puredata沒有pd-extented,
  • krosspop 跟Apodio是32bit 
  • puredyne有分64/32bit 的版本,是安裝 pd-extented

這些都停止發展了,只剩APODIO

目前我愛用 Apodio
iso 檔3.8 GB 所以最好準備個8G 隨身碟給他

APODIO 跟artistx 兩者改過設定之後都可以把USB 碟變成可寫的。
artistx 的repository 可以裝gcin 但是只有pd 。雖說新的 pd (0.4.3)之後然後手動增加pd外掛增強模組(Externals wrangler for Pure Data)deken也可以
apodio 內建沒有gcin可裝,但是內建pd-extended

星期六, 9月 13, 2014

Linux 跟ipad 筆記資料離線工作跟網路同步的建議運作方式

萬惡的水果店用軟體把大家都卡死在介面他們好掌控一切來賺錢,明明只是傳個資料還得靠wifi 用app 同步,把只是要同步筆記資料這麼簡單事變成很麻煩。平版很多app 一旦連線就無法作業,好一點的如box.com 在離線時(設定是把檔案或檔案夾點選閃電icon)至少還可以看離線舊檔內容,但無法建立新的note文字檔 。所以下面是我覺得目前linux 跟ipad協作最好的工作方式:

在linux 下去建立或修改本地端檔案時,用dropbox 的程式來完成,而不要用web 介面。當linux 連線之後,他會自動跟雲端同步。

在ipad 下用Readdle 出的的免費Documents 5跟dropbox 連結,dropbox 一則在ipad app下無法直接生成一個新文字檔,二則在設定離線檔案是沒辦法選一整個子目錄下的所有檔案,但是透過Documents 5可以繞過這些限制 。去編輯Documents設定:到account  下選dropbox 檔案結構裡想要同步的子目錄的上一層,按edit 然後把想要同步的子目錄選起來,然後去選sync 選項。

要建立或修改新的文字檔,就到Documents 5 下有個Documents 的檔案結構去找ipad端同步子目錄。 等ipad上線之後,Documents 5會跟Dropbox同步,等linux 上網察覺到需要同步時,再自動跟Dropbox 伺服器同步。

對linux 熟悉的人,其實也可以用webdav 跟sftp而不用dropbox,特別是dropbox 傳輸(文字)檔案沒有加密,敏感資料最好不要放到那裡。

星期五, 8月 22, 2014

在firefox 上遇到zotero 問題的解法

zotero 是一個跨多種引用格式的程式。寫學術論文非常好用。
在firefox 上zotero 跟libreoffice 的整合是靠把兩個xpi 的套件裝到firefox 。
要是遇到libreoffice 4 在extension manager 下zetero 顯示不出來, 解決方式是到firefox (或stanalone) 下 tool -> addon -> zetero -> preference  -> 引用->word 處理器 ->選重裝

另外一個問題是對java 的依賴:必須要裝libreoffice-java-common 套件,不
然按半天按鈕zotero 在libreoffice 的對話窗就是不跳出來。這個是在新版才有的問題。

星期日, 11月 17, 2013

如何在gnome3下把珍貴的 super 鍵搶回來好在別處使用

PC 鍵盤的windows 鍵(osx 裏對應成command鍵 )在unix 下一般是被對應成 super 鍵,這在作coding 時很有用,可以設定成各式各樣的快捷鍵,特別是毫秒必爭的live coding。
但是windows 鍵被gnome 3 搶走當Switch between overview and desktop (類似osx的
expose),尤其是筆電那種縮減鍵盤只有一個windows 鍵一旦被搶走就沒的用了。但是既然系統還有指定了Alt-F1 來達成同樣的功能,沒有必要放著好用的 super 鍵不用。但是要想去gnome 桌面上的系統設定值去改這鍵,會發現到根本就找不到選項可以改。得到終端機下用指令改。
首先先確定看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被 mutter 給劫持走了:
$ gsettings get org.gnome.mutter overlay-key
'Super_L'
的確是,所以我們把他用空白字串把這鍵結拿掉
$ gsettings set org.gnome.mutter overlay-key ''
登出gnome 桌面再回來就可以了

不過對osx 跟linux雙作業系統的使用者而言:既然windows 鍵在osx 裏對應成
command鍵,要注意Cmd-A, Cmd-C, Cmd-G, Cmd-M, Cmd-F, Cmd-P, Cmd-V,
Cmd-X,Cmd-Z, Cmd-1, Cmd-2, Cmd-3, Cmd-4, Cmd-/, Cmd-., Cmd-SAPCE,
Cmd-LEFT, Cmd-RIGHT, Cmd-UP, Cmd-DOWN, 這些已經被OSX系統用掉了

延伸閱讀
Linuxer/Emacser 在OSX 下用PC的鍵盤

星期一, 11月 11, 2013

在 osx裏 讀寫 ext3/ntfs跟Windows 分享

在多重作業系統裏要交換資料,要注意兩個:1. 有無支援寫入,2.有無支援Journal寫入3. 有無支援cache
以下是目前我實用過最好的工作方式

先裝
http://osxfuse.github.io/
這個是macfuse 的後繼者,macfuse就不用裝了,但是上網爬文時有些還是得參考macfuse。知道就好。

再依需要裝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fuse-ext2/
這個是也有支援ext3 ,別緊張

ntfs-3g

ntfs-3g其實osx 本身就有,但是預設是唯獨,而且沒有支援cache ,效能不好。可以考慮用這個版本
http://macntfs-3g.blogspot.com/2010/10/ntfs-3g-for-mac-os-x-2010102.html 裝前建議看一下這個說明
https://github.com/osxfuse/osxfuse/wiki/NTFS-3G

目前在雪豹下用都還好,只是有一陣子我OSX 上硬碟容量不夠,系統當掉之後,連帶etx3 分割區出現cross link 檔案內容就掉了。後來進 linux 修復後到目前都沒事 ,這可能是獨立事件只是剛好碰在一起。但我google搜尋fuse-ext2 跟journal 都找不到資料,我懷疑fuse-ext2沒有支援Journal寫入。參考「1」

網連線的話,ftp 會比Windows 分享快多了。 不過要是非得要OSX存取Windows 分享,先用Samba 連起來就可以,在finder下"前往"->"連接伺服器" 下達 "smb://我的伺服器名/伺服器分享名"
比如說 smb://192.168.192.192/mypublic
他的設計有一點像linux 的automounnt,一旦接起來之後,他會記起來。可以找到之前用過的檔案夾,比如說在mypublic 下有一個子目錄叫mydoc,就算把伺服器分享中斷之後 (在桌面把伺服器分享的圖像丟掉到垃圾桶),到finder下->"前往"->"最近使用過的檔案夾"去選舊檔案夾(比如說mydoc),他會去自動把mypublic 這個分享重新連上。

因為這個設計,所以即使double commander 沒有支援smb  分享,配合finder 連接伺服器之後就相當好用,幾乎完全取代krusader 管理檔案的絕大部分功能. 大力推薦,我都幾乎不用finder 而依賴double commander工作。以後我再專門寫一篇對double commander的介紹

參考
「1」http://sourceforge.net/p/fuse-ext2/discussion/787602/thread/e0b89912/
 

星期一, 10月 21, 2013

Linuxer/Emacser 在OSX 下用PC的鍵盤

v 0.9
(還在摸索中。下面不定期增補)

理論上
Command (⌘)鍵對應到window鍵  (emacs 的super鍵)
Option (⌥)     鍵對應到alt鍵 (emacs 的meta鍵)

但是在呆鵝牌的鍵盤上,不管是firefox ,終端機,....他們的⌘對到alt鍵。所以我只好去系統偏好設定的鍵盤設置裡把這兩個鍵交換

1. 把 spotlight 的^-SPC快捷鍵關掉,不然使用中英文切換一定會抓狂,反正spotlight少用而且桌面右上角就是spotlight 了。理論上,可以用小麥注音一直進入到注音輸入法,然後用capslock 鍵切換中英,但是有些程式好像不支援(比如說processing),按半天capslock 鍵只是英文切換大小寫,特別是輸入看不見的文字時,所以還是把這切換換成跟Linux一致的^-SPC

2. 把 space 的 ^-左鍵 ^-右鍵 快捷鍵關聯拿掉,這樣emacs 才用的爽。反正關掉還可以用^-1 ^-2快捷鍵切換。這要到space設定裏把 ^-方向鍵 關掉或換成 option-方向鍵 

奇怪的是:明明在emacs 裏就是好好的沒事。但終 端機bash的 ^-左鍵 ^-右鍵 在OSX沒了,這得想辦法把他補回來。記得到終端機設定裏:鍵盤有個使用option key as meta key 的選項要勾選。然後 ^-左鍵的鍵盤碼要設成 ESC b ,(銀幕上的顯示碼是 \033b) 。用同樣方式改 ^-右鍵 到\033b
這樣bash的 ^-左鍵 ^-右鍵就正常了。

假如把滑鼠的第三鍵對應dashboard  的連結關掉,這時終端機/emacs的滑鼠 highlight/select  就可以搭配滑鼠的第三鍵作如同X windows 下的copy and paste !這樣工作就順手多了。但是這只有部分程式支援,其他的像firefox 還是沒辦法。需要用其他軟體設定,這以後再說

(PS.
有人是用這個
https://pqrs.org/macosx/keyremap4macbook/index.html.en

http://scripts.sil.org/cms/scripts/page.php?site_id=nrsi&id=ukelele
不過我對第三方鍵盤程式安全比較保守,不喜歡用)

星期四, 2月 23, 2012

隨身碟版 LibreOffice / OpenOfficce

假如您的學校或辦公室電腦沒有LibreOffice或Apache OpenOfficce,又不能搞個Linux live USB 直接開機用,這裡也有LibreOffice可攜版 :

星期三, 12月 22, 2010

Synergy

Synergy

Synergy 可以想成是軟體做的KVM,讓你在多部不同操作系統的電腦之間共用鍵盤和滑鼠,而仍然以各系統自身的螢幕顯示資料,正常當鼠標移到螢幕邊緣時會停住,而兩台電腦經Synergy 連接後,當滑鼠從一個螢幕滑動超過邊緣時,他會跳到另一個螢幕。而且當滑鼠在另一個遠端(client)螢幕上的時候,本地(server)鍵盤的輸入就會直接送到遠端去,也支援個別互相剪貼功能(不過目前是沒有加密的),而且遠端螢幕上的一些功能如compiz的旋轉方塊預覽也相容。Synergy 透過網路把多部電腦連起來的。除此之外,無需特別的硬體。。這對一些需要即時監控螢幕,但是螢幕更新傳輸的資料量太大,比如說按一個鍵去播放看電影這些不適合用NX 或vnc 方式遙控的場合最好用。

大部份的 linux 發行版都己提供 Synergy 套件的線上安裝。mac 跟 windows的環境去官方網站 http://synergy2.sourceforge.net/直接下載來裝。

編寫Synergy 設定檔


通常儲存在 ~/.synergy.conf 。設定檔的內容,需要設定三組section 參數:分別是screens ,aliases 和links。
screens 裡面填入電腦的名稱, screen代表你整個架構裡有多少個螢幕(screen,其實是指電腦,不論一台電腦接多少台螢幕,還是用一個screen名稱 ),那些電腦在Synergy下叫什麼名字是由你自己定義的,跟什麼網路名無關。本例中有兩個screen , 分別命名為 mdv和macos 。要是screens那裡用的電腦都是用hostname的話,alias那邊就不用指定了

alias 裡面指定 screen 們電腦名字所對應的網路位置代稱,用hostname 或 IP 均可。如例中桌機 mdv 在 192.168.1.1 。在 dhcp 動態分派位址的網路環境中,我們沒有固定的 ip 可對應時,可以用hostname 來設代稱。

links 裡面指定以 right , left , up , down 四個關鍵字代表相對應此電腦右左上下四個位置的對方電腦。指定一旦滑鼠超過了目前螢幕範圍,該跳到對應目前電腦screen 所在(桌面上的)實際位置上的那台電腦:

為方便解釋,假設有兩台電腦要用 Synergy 連接。桌機 mdv (IP:192.168.1.1)在右手邊,macos在左手邊,這樣為例的設定檔是這樣的:

section:screens
    macos:
    mdv:
end

section:links
    macos:
        right = mdv
    mdv:
        left = macos
end

section: aliases
    mdv:
        192.168.1.1
    macos:
        192.168.1.2
end

在Linux 下安裝 quicksynergy 套件,就可以用 Gui 介面方式來方便的設定。

執行


Synergy 是透過網路把多部電腦連起來的。所以要確定電腦之間的網絡連線正常。防火牆參數必需完全正確設定 Synergy 才能運作。 Synergy 預設用 port 24800 ,設定連線前確保 tcp port 24800 沒有被防火牆擋掉。

安裝 Synergy 後我們會得到兩個執行檔 : synergys 和 synergyc ,synergys是 server , synergyc 是client 。在 Synergy 裡的 Server指的是分享出鍵盤、滑鼠的主控端。看是要用那台電腦當 server 分享鍵盤滑鼠,那台電腦當client 被控制。以筆記型電腦跟桌機分享為例,桌機的鍵盤、滑鼠比較好用,所以一般是把桌機當server,但是也可以倒過來用。因為是deamon,倒不用堅持先啟動server 再啟動client。

以下的執行操作適用於 Mac 和 Linux 系統:
要啟動 Synergy server 的話,執行
synergys
用參數 -c 指定 Synergy 參考那個設定檔來啟動 service。比如
synergys -c ~/MySynergys.conf
不加的話預設是參考 ~/.synergy.conf

要從 client 連到 server 的話,我們執行 synergyc 之後接要連去的電腦位址。本例中是
synergyc mdv
啟動時不加參數是預設在背景執行。一開始遇到問題的話,可以在啟動時加上-f參數去看錯誤訊息,如執行 Synergy server是 synergys -f

預設為 scroll lock 為解除狀態,設定好之後 mdv 機器為右邊機器,macos 為左邊機器,此時滑鼠就可以兩台電腦移動。

星期二, 12月 07, 2010

OpenOffice.org 的英文文法檢查工具

OpenOffice.org 的英文文法檢查理論上有兩個extension:
LanguageTool
http://extensions.services.openoffice.org/en/project/languagetool
跟After the Deadline Grammar Checker
http://extensions.services.openoffice.org/en/project/languagetool
After the Deadline 也是GPL open source 。網頁有註明編好的OOoextension是 Free for Personal Use

安裝

下載oxt檔之後,在OOo主選單下選Tools->Extension manager->Add ,然後在檔案選取視窗下去下載路徑選檢查工具的oxt檔。然後視情況選開放給所有使用者,還是只給自己用。這樣就可以完成安裝了。

After the Deadline

After the Deadline Grammar Checker 需要OOo 裡設定好 Sun 版本的java路徑,裝完要重新啟動OOo。要是讓OOo 他邊打邊檢錯,會看到除了錯字檢查跟以往一樣會用紅色底線顯示,文法可能的錯誤會用藍色底線顯示。After the Deadline的規則是引用新聞台編輯的法則,我看了一下給我文章的建議,還抓出不少不適合的用法有些是合於文法,但不良的寫作習慣,這得看寫作領域來調整,新聞台編輯的法則不見得適用於理工科寫作。

After the Deadline有一點討厭的是他是網路服務,換言之要是寫作時沒有網路用,那就白搭了,所以最好還是得想辦法把LanguageTool裝好。

LanguageTool

但是 LanguageTool 有問題,我無法讓他正常運作,感覺上可能要調校,所以我目前先關掉LanguageTool ,只用After the Deadline

其他的技巧

我發現用排版軟體寫長篇英文文章,特別是用上了兩欄式又是左右平衡擴張填滿的格式時,往往字與字中間若多或少打空格是很難看得出來的。After the Deadline並不會抓出這個問題來,除了自己去LanguageTool修改文法檢查規則之外,有一個變通方式是把文章匯出成Latex 格式。Latex 格式在超過一個空白之後的連續空白,會需要加上逸出字元 \ 。這個字元在一堆英文字母裡算是相對好辨認的。 用眼睛描一下匯出Latex檔裡,標點符號後面的空白是否接了或少了該有的 \字元就可以抓個九成。